把握“重中之重”,守好“底线任务”******
马若虎
几天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再次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这些年,在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有力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创业、持续增收。小木耳做成大产业、小茶叶长成大茶“业”、小土豆变成“金蛋蛋”……这些特色产业成功的背后,都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精心培育,依靠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拧成一股劲,合力让一个个“土特产”闯出了名堂。
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以上用于支持帮扶产业发展,截至10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到3270.4万人。未来,随着产业帮扶政策持续落实,产业发展再提速、质量再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会过上更好的日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摆脱贫困,中华民族千年夙愿。夙愿得偿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了乡村振兴的前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难点之一,在于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中央曾明确,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中央财政将原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易地扶贫搬迁续写“后半篇文章”,驻村干部进行选派轮换……种种接力帮扶,把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稳得住、有信心。
有了不返贫的基础,才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强产业促增收、多渠道促就业、强基础促安居,让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全国上下一道,甩开膀子、笃行不怠,把乡村建设得更美,让乡亲们过更好光景。
万人参与 2023年天津市健身大拜年主题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中新网天津1月18日电 (张少宣 崔景圣)18日,2023年天津市健身大拜年主题系列活动在天津市北辰区正式启动,现场数千名健身爱好者参与,天津市各区分会场累计参与人数过万。
群众在启动仪式现场进行各类展示活动。 张少宣 摄“2022年,天津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修建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累计新增1100余处。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市运会、第二届社区运动会等,各层级赛事活动达770场次。组织科学健身指导近百项次,累计18.4万人参与社区运动会。”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李珊在采访中说道。
活动中,天津女排运动员杨艺发出全民健身倡议,倡导大家树立健身理念,形成锻炼习惯并掌握科学健身方法,每天健身一小时。出席和嘉宾为天津市第二届社区运动会优秀组织单位颁发奖牌,激励全民健身进一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群众在启动仪式现场进行各类展示活动。 张少宣 摄随后,现场活动进入高潮。威风灵动的龙狮在与会嘉宾点睛后舞啸九天、龙腾狮跃。室外场地中,大鼓、高跷、龙狮、足球、飞盘项目齐齐上阵。室内排球之城、冰雪运动、篮球主题活动馆的健身指导、专项技能展示、表演赛丰富多彩,趣味运动、传统运动、新兴时尚运动呈现多元化。
现场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专业运动员的参与和指导下,现场领导与群众互动交流。“在兔年即将到来之际,能参加内容如此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感觉自己都变年轻了。”天津市北辰区荣雅园社区72岁的老人刘建臣在毽球活动间隙对记者说道。
群众在启动仪式现场进行各类展示活动。 张少宣 摄场内体育活动热火朝天,场外独具特色的全民健身项目展演、民俗年俗表演、休闲时尚健身项目体验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也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据悉,农历兔年新年期间,为满足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追求文明健康绿色科学生活方式的需求,丰富留津就地过年群众的节日生活,天津市还将举办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届时部分体育场馆也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