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医疗为何敢顶风哄抬物价?270万罚少了吗?******
中新经纬2月2日电 (宋亚芬)因疫情期间哄抬血氧仪价格,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鱼跃医疗)近日被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处罚270万元。对此,有网友表示“罚少了!”
事实上,鱼跃医疗并不是唯一一个在疫情期间借防疫商品紧俏而大幅涨价发国难财的企业。2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第五批查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除了鱼跃医疗,重庆同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也因哄抬药品价格被处罚。
通报指出,鱼跃医疗血氧仪销售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推高了鱼跃牌血氧仪市场销售价格。以该公司生产的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型号:YX306)为例,2022年12月生产入库平均成本比11月上涨47%。向经销商的平均销售价格由100元/台上涨至231.78元/台,涨幅131.8%;最高价格上涨至254.15元/台,涨幅154.2%。
对于企业在疫情期间物资紧缺情况下哄抬物价的行为,中国并非没有监管制度。早在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就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提出“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囤积居奇,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药品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价格,牟取暴利,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而依照该项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12月也发布了《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规范涉疫物资网络交易秩序工作提示》等,明确提出“不得哄抬价格”等法律红线。可以说,相关制度不可谓不严厉,为何总有企业挑战法律底线?
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企业明知哄抬物价是违法行为,依然敢于违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违法行为人认为即使违法不一定被处罚,从新闻报道来看被处罚的比例并不是很高。二是企业有可能算经济帐,即使最后被处罚了,但违法行为所增加的盈利减去被处罚金额依然有赚头,算经济帐也是合算的,就会有利益驱使。
从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的处罚通报来看,这次对鱼跃医疗处罚270万元属于从重处罚。通报指出,当事人在疫情期间推动血氧仪市场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扰乱市场价格秩序,影响国家疫情防控大局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范围广,属于情节较重情形,符合从重情节。
不过,有网友表示,“罚270万?一台涨价200,就是卖1万多台机子的事。罚那点款简直九牛一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发现存在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的,最高可处300万元的罚款。
市场经济讲究“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是否意味着需大于求时企业可以随意大幅涨价?对此,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确实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但是市场经济本身也是法治经济,是有一定规章制度的。任何的市场经济都不会对企业的行为尤其是违法违规行为完全坐视不理。
此外,刘春生强调,疫情期间某些企业哄抬物价,本身确实是利用了疫情这个大的背景,而发国难财,从古至今,从中到外,都是不允许的。企业做生意,首先要遵守基本的规章制度,其次还要讲良心,有公德。
陈美仪:粤港澳三地将迎来合作增长期******
中新网广州2月3日电 (孙秋霞)广东省民营企业家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誓师大会2日在广州民营科技园举办。与会代表、澳门中小型企业联合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陈美仪认为,粤港澳三地在2023年将迎来经济、产业、贸易合作的增长期,港澳企业可以把握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机遇。
在陈美仪看来,民营企业要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思维上就必须要在各领域、各方面配合政府发展政策,更好结合社会和市场,在实际营运时要不遗余力地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推动技术研发创新,推动产权结构创新,推动管理制度创新等。
陈美仪进一步提到,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构建高水准对外开放窗口,澳门作为“中葡平台”及“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加強与广东的深入合作,将为广东企业、产品、成果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也为澳门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更强的力量,同时让高质量发展路途越走越宽阔。
2019年,陈美仪在珠海横琴创办了综合商业,集零售、餐饮、休闲旅游于一体。她说:“虽然这几年我们经历了困难时期,但是我们很有信心,2023年商场人流慢慢恢复,再加上广东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商家来说是一个机遇,很多商户已经在询问租场地的事情。”
在内地创业多年的陈美仪,感受到广东的营商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她指出,刚到内地的时候办理业务需要跑不同的部门,现在政府已经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广东还出台了很多支持港澳青年到广东创业的政策,正在一步步落实。
陈美仪表示,澳门市场太小,无论是政府、民企及居民都应积极与广东省不同省市的相关产业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有很多企业能够给澳门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年轻人要抓住机会”。(完)